一、依據教育部106年5月26日臺教綜(五)字第1060073798號函
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106年5月21日新聞
稿指出,106年5月18日臺南市白河區咬傷民眾之鼬獾,經
檢驗確診為狂犬病陽性,統計102年迄今通報資料顯示,
共有56件民眾遭食肉目野生動物抓咬傷,其中39例為鼬獾
發病攻擊抓咬傷人,因此民眾務必提高警覺。因野生或流
浪動物皆具有野性,且狂犬病動物行為異常具主動攻擊性
,民眾多因驚擾而遭咬傷,因此遇有可能罹病動物,切勿
與之接觸或冒險捕捉,以確保自身安全。如不慎被動物咬
傷時,謹遵循「記、沖、送、觀」之口訣,即一記:保持
冷靜,牢記動物特徵;二沖:用大量肥皂、清水沖洗15分
鐘,並以優碘消毒傷口;三送:儘速送醫評估是否要接種
疫苗;四觀:觀察動物行為,立即通報所在地動物防疫機
關協助咬人動物之捕捉等防疫處理。
二、另世界衛生組織(WHO)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(OIE)資料顯示
,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7萬人死於狂犬病,其中95%以上為
犬隻咬傷所致,如犬貓狂犬病疫苗施打率達70%以上,即
可有效防止狂犬病在人畜間傳播,爰請加強宣導教育教職
員工生應確實遵守「二不一要」原則-不要棄養寵物,不
要接觸及捕捉野生動物,要每年帶家中犬貓及人工飼養陸
生食肉目動物施打狂犬病疫苗,以提升整體免疫覆蓋率,
確保人畜安全。